国家新一代AI治理专委会委员:将伦理与治理嵌入AI全生命周期

“如果从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和现状看,我们可以说现在的人工智能并不可信。”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特设专家组专家曾毅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产业治理主题论坛上作出以上表述。
曾毅的主题演讲题目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的深度协同》。他认为,政策的良性引导已经开始了,但所有的设想的技术落地却困难重重。禁用特定的技术是不解决问题的,应当将伦理与治理嵌入人工智能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并形成政府、学术界、企业、公民社会、媒体、用户、服务提供商等多方主动共治的良性生态。
作为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给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过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也愈发重要。虽然人工智能在纯技术层面是价值中立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兼具创造性和破坏性。数据隐私、算法偏见、技术滥用等安全问题正给社会公共治理与产业智能化转型带来严峻挑战。
人脸识别滥用、数据隐私侵犯等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在近年逐步受到法律规范。就在近期,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滥用人脸识别问题作出司法统一规定。国际上,2018年出台的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以严厉执行著称,也正在施行中。